陈式太极拳近代拳家术语:话松活弹抖练习方法 page1

日期:2010-2-2 人气: 标签:
导读:“松活弹抖”是陈式太极拳近代拳家提出的一个专用术语,有时被人片面用来形容太极拳的发劲功夫。其实细究起来,松、活与弹、抖是既对立统一,又有着不同层次与涵…

        “松活弹抖”是陈式太极拳近代拳家提出的一个专用术语,有时被人片面用来形容太极拳的发劲功夫。其实细究起来,松、活与弹、抖是既对立统一,又有着不同层次与涵义的两个概念。陈照奎老师曾经强调:“松、活、弹、抖是陈式太极拳的综合功力,松、活是柔化之本,弹抖即发劲之根。四者必须细心揣摩,否则,太极拳功夫终难问津。”由此可见,松与活是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与前提功夫,弹与抖则是体内气劲升华后崩发于外的形体表现。

        在陈式太极拳的训练过程中,松与活是指放松和灵活两个阶段的入柔程序,及其在推手较技中引进落空的柔化和触处成圆的变化体现。弹与抖则是指太极拳柔过气、刚落点时,劲力发放的情景之说。不但能做到“以刚克柔”、“以刚克硬”、“以刚克懈”,而且能做到“以刚克刚”的效果。由此可见,松活是弹抖的基本条件,弹抖是松活的功夫升华。为此,注重松活训练,是陈式太极拳由松入柔、由柔显活的必经途径,也是陈式太极拳有意练柔、无心成刚的最佳举措。陈式太极拳的松、活与弹、抖功夫,是四种功夫凝聚而成,必须经过长时期不同阶段的盘架训练。此间虽无捷径可途,却有一定程序可循,可分为:“放松”、“灵活”、“蓄法”、“弹抖”四个训练阶段。

一、放松阶段

        陈式太极拳的一个优秀之处,就是能在运动中,使肌体得到充分和完善的休息与调整。松柔圆活的运动形式,正是实现这一特色的奥秘所在。

        大家都知道,紧张物体都存在一个趋向,即放松态势,尤其对生物体系来说,放松、柔顺是充满活力的体现和要求。可以说松柔轻顺的性能越好,身体的生命活力越强。能达到出生婴儿状态,为养生之大成(道)。

        陈式太极拳所要求的放松,其中包括意识放松和躯体放松两个内容。意识放松是前提和关键。用陈鑫的话来说:“心中一物无所著,一念无所思……平心静气,以待其动”。躯体放松是形式和反映,动作似风摆杨柳,浑身不显一丝拙力,便是肢体放松的原则。思想意识能放松到什么境界,躯体形态的动作也能放松到相应的程度。反之,动作松柔圆活的熟练协调程度,同样能促进思想意识的进一步放松。

        同时,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,放松和紧张是一对相应的感念,思想意识放松并不是指大脑意识一片空白的呆滞状态,而是指抛却生活中的一切杂念和烦恼,全神贯注于拳艺的情景只中。躯体放松并不是动作上的松懈和轻浮,而是除了完成规范的动作所必须的肌肉收缩力外,其余各部尽可能放松。可见,意识上的放松和肢体上的放松是相辅相成的。其实,放松是人体的一种先天自然状态,初生婴儿和玩童时代,周身骨节柔韧,血脉和经络畅通,肌肉还没有构成横气,也未形成不应有的条件反射和收缩态势,属于放松状态。随着成长过程和外界环境的必然接触,尤其是受重力因素的影响,手臂的屈伸抬举,手的抓拿提放……

        自然形成都需要肌肉收缩产生力量。为此,较力、标劲等横气(肌肉用力时的膨胀力)表现,自然存在与生活实践中,陈式太极拳训练则要“返先天”、“返统体”,无异于对多年生活经验、阅历和拙力方式的彻底革命。初练太极拳者,大都是思想紧张,身体僵硬,动作不能圆活柔顺。所以练拳势时必须先从思想松静入手,排除杂念,意静神安,并由意念引导身体各部位拔长后放松,身心坦然,意念又静入松是陈式太极拳放松的关键所在。在意念放松的前提下,引导躯体各部严格按照太极拳规范动作,循规蹈矩地练习。初学拳时对每个动作与手足的方向、角度、位置及其运行路线等都要一丝不苟,并且严格按照身桩端正、虚领顶劲、松肩垂肘、涵胸塌腰、束肋合腹、松胯圆裆、开膝合膑,心气和横隔膜同时沉降,气沉丹田等要求,认真领悟每招每式的动作要领,力求准确无误。陈式太极拳讲究:贵用意(各节段有各节段的意),尚行气,戒用力。思想松静无为,意念专注于拳术之中,动作由慢入手,熟练后能快,快而复慢,快慢相间。动似风摆杨柳,轻似高空行云,浑身不显一丝一毫拙力僵劲,肢体松而不懈、不空。所用力量仅能抬起手臂即可,使两臂象挂在肩上一样,肩同时要有脱掉之感,正如拳论云:“出手脱肩里合肘,两手扶助似水流”。初学者在盘架训练中,要注意架子不要放的太低。因为架子太低会导致腿部承受负荷增大,上肢容易不由自主地增加僵硬之劲,来减轻腿部的负重能力,不利于周身放松;架子太低还会导致腰腿转换不灵,也很难调整裆劲的到位程度,易犯荡裆之弊病,腰劲很难向下松串,更不能使劲力注入脚底。另外,架子太低,套路动作很难做到平整(功力深厚者才能做到),动作忽高忽低,易犯钻顶之弊病,是陈式太极拳练习之大忌。上述之忌,周身不能放松,尤其是上肢用力过大,则会导致气机留滞于胸、肩之内,形成横气填胸,气劲堵塞不能顺达,更不能气沉丹田和腰劲松串脚底。为此,要求盘架训练过程中,在放松的原则下,架子高低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、体力情况和现有的功夫层次而决定。尤其是初学者,架子必须在适当高度的前提下进行练习。同时,在不失松肩垂肘的原则下,手臂尽量开展,步伐能大则大,虚实比例必须在大开大合中转换,以利于加强裆劲的调整,促使全身各部位在对拉拔长中得以放松。

二、灵活阶段

        陈式太极拳的灵活阶段是指由松入柔的训练过程中,注重加强缠丝劲的练习,促使肢体在缠绕中得以放松灵活地锻炼。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独特的训练方式,能使内气潜转收放同肢体螺旋屈伸进退有机结合起来。一般学者在这一阶段,体内气息尚未充盈,所以,要在腰劲的统领下,重视双肩和双胯部位的划弧转圈和螺旋运动,驱使四肢屈伸往来的缠丝旋转。动于静之内,静于动之中。陈式太极拳要求身虽动,意贵静,神敛则气顺,心静则体松,松则容易入柔,柔才能够灵活。一般来讲,往往我们感受到的我们不一定能深刻理解,而理解了的东西我们则可以更深刻地感受。能在练拳盘架中理解和掌握放松状态,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陈式太极拳“松活”运动的无限妙处。对初学者来说,在明师的引导熏陶下,再经本人细心揣摩,通过思想意识和拳势动作反复不断的强化松活训练,基本上了解和掌握了太极拳松活的方式和方法,才算得上入门功夫,而后循规蹈矩,刻苦训练,才有望登堂入室。通过内缠外缠的训练,将太极拳的松柔与轻灵积于一身,化掉了一切由后天所养的拙力和僵劲习惯,化生出一种返先天的柔韧性与灵活性极强的旋转能力。尤其是通过身体的内旋外转,五脏六腑同时得以摩荡,辅助肾气出入有序互相旋转传递,使身体内部气息得到转机,引导周身上下呈现出一片轻灵而沉稳景象。与此同时,注重内三合(筋与骨合、气与劲合、劲与神合)的锻炼,以加强身体内部气机的团聚力和潜转能力,逐步达到上虚、下实、中间灵及外柔内刚的懂劲阶段。由于松活训练,基本上可以掌握内气潜转、劲由内换的法则,注重松沉灵活地练习,则是陈式太极拳培养体内气机团聚力的主要手段,以便细心体会和揣摩太
相关文章
  • 没有资料
共有: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[如视频无法观看请在此留言告之!]
发表评论
姓 名: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