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两压千斤与四两打千斤的智慧

日期:2015-10-26 人气: 标签:
导读:练习太极拳的诸多人士,多津津乐道于“四两拨千斤”的所谓奥妙技巧艺术。其实这种“四两拨千斤”的方法形式能否称得上技巧或艺术?这应该是基于武术技术层次上的…
    练习太极拳的诸多人士,多津津乐道于“四两拨千斤”的所谓奥妙技巧艺术。其实这种“四两拨千斤”的方法形式能否称得上技巧或艺术?这应该是基于武术技术层次上的能力认识;至于称不称得上有什么奥妙?则更是基于武艺基本知识水平上的能力认同。
    而至于认识能力的标准是什么?应该是知识水平,应该是学识见识,应该是智慧的鉴判,更应该是专业的技术知识水平、功夫的境界能力。知识功夫能力的境界,极有力的限制着人们的认知能力水平。你既便想说的极玄、跳的极高、蹦的极欢,也是无济于事的,毕竟你的知识能力、功夫水平在那里限制者你呢。唯只有你达到了一定的知识能力水平、功夫境界,你才能说出、理解同一档次的水平词语。这不是学舌所可理解的,也不是迷信所可替代的,也更不是盲目跟从所可达城的能力境界、功夫知识水平。
    这种见识能力水平,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,然而一旦出现以假代真、以次充好的行为现象,则就有了评判的必要、评论的必然与甄别鉴察真假的重要性。毕竟这也是妨碍着诸多爱好武术者的视野、见识与大好前程的呢,所以则就更显得甄别评判的重要性了。
    甄别当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当也并不是不可能的,而最简单的方法,则就如人们常说的:“不怕不识货,就怕货比货”的谚语方法了。于是比较,便就成了甄别、鉴察最简捷便利的有效方法途径,毕竟是见真才能更容易识假呢。
    在人们极力推崇太极拳所谓的“四两拨千斤”的时候,在人们极力推崇、吹捧王宗岳、张三丰的时候,却忘记了、或者是掩盖、否定着、更高境界的“四两压千斤”与“四两打千斤”的武艺技巧智慧;却忘记了、或者是掩盖、否定着奠定与发挥这一更高境界功夫知识水平智慧者的陈王廷。这似乎是武术知识水平缺陷的误导,与某种阴谋操作的陷阱设置。
    这种后果的危险性,不仅仅是贬低、限制着武术艺术的整体水平知识与智慧的发展发挥;也不仅仅是对陈王廷个人及其成果的否认,更严重的是拖累武术艺术的庸俗化走向;拖累武术知识性的衰退;拖累武术整体发展走向没落的趋势形式。这也便是当今武术瘸腿现象、滥竽充数现象的造因所在,是不可不引起武术界的专注于重视的。至于得到纠正的奢望,在注重经济利益的驱使下,则似乎会是水中的月、镜中的花,是可望而不可及的。
    武艺中“四两压千斤”技巧智慧的发展发挥,是杆秤秤砣的杠杆效应的智慧拓展发挥;是中国人数千年杠杆力学智慧的延续与拓展。这从中国杆秤的产生、使用、发展历史中,便可以得到完全的证实。这当然是大不同于简单“拨”的手法技巧的智慧了。
    “压”与“拨”,一字之差,这不仅仅是显示的武艺上技巧智慧的巧妙程度,更显示着知识智慧上的巨大差距;更显示着力学智慧技巧融入武艺技势应机发挥的机巧智慧;
    “四两打千斤”与“四两拨千斤”之间,依然是一字之差,但这其间的知识智慧上的差距则就显得更大。这其间不仅仅是单一的某一方法的智慧,也不仅仅是杠杆力学的单一智慧的发挥形式,而更掩隐藏涵着诸多综合性的智慧方法技巧。这一知识智慧则更是“拨”所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;“拨”在这其中也不过仅仅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小辅助手法而已。其中牵拉缠拦的力学智慧,无不掩涵隐藏着严谨慎密的结构知识智慧,与合理衔接联系的运化架构形式。
    能压得动千斤,既是杠杆力学知识的智慧发挥,又是杠杆力学技巧艺术的功夫积累体现。压,你得掂量对地方才能压动、压倒,掂量对地方还得掂量对方法才行。方法与所压地方的恰当、辅助手法的成功施行、压力手段的得当、技势势法整体融合的恰到好处等,诸多技势机势配合的功夫形成,才能形成奥妙的作用。而缺乏技势机势气势的技势运作方法形式;缺乏具体技势机势技巧的运作转化过程,是不可能达到此种理想效果的,更何况结构上存在的粗疏缺失呢,更不可能完成如此完美的技势技巧方法形式。
    能打得动千斤,则更是不易。这既需要缠绕技巧的协调,又需要牵、拉、拨、拦、压、挑诸多手法的巧妙配合;既需要心理作用的牵动制衡,还需要游击战法的牵制;既需要交叉技巧机势的发挥,更需要力学作用的巧妙玲珑。这正如通背缠拳的拳谚歌诀所云:“牵动敌气上百会,跌打擒拿任拨弄。”然而要达到“牵动敌气上百会”的作用目的,没有这种综合技巧艺术实力的整体协调配合,确实难以达到如此效果目的的。你要想以单纯“拨”的方式方法来达到打动千斤的目的,则似乎是不大可能的。
    这里并不是否定“四两拨千斤”的手法技巧的,而是论说用词撷句的知识与智慧的。当然也并不否定陈家十三式之后太极拳的实质退化没落形式。
    这当然并非是意气感情的说法,而是实际技术实质上的结论;也并不是谁要给他下这种结论,而是太极拳技术招势及套路体系结构本身所下的结论;更是《太极拳论》、《打手歌》本身所下的结论。
    因为这“四两拨千斤”只是用于拦截“巨力来打我”中的一个小小手法而已;然而遗憾的却是技势结构体系中,已然失去了这一“拨”的、奥妙运化的侧身技巧方法形式;套路中平淡无奇的运化方式,也荡然无存了这一“拨”的技势机势上的机会与气势;更何况《太极拳论》中的“动之则分,静之则合”论说,也早已断裂了这错侧转机、“随曲就伸”的粘合剂。不用说在应付“变化万端”的情势下,已是毫无了任何作为的能力,即便是应付一招黑虎掏心的平常技势,这一“拨”也是力难从心的。更不要说应付少林拳的刚强劲力了,这种横身的方法形式,怕是要像碰墙壁一样的硬跌强倒了;也恐怕要在“动开”“静合”的技法断裂情势下,这一“拨”也早断送了“卿卿”的枯荣;更不要说特具分散整体机势气势整合的“虚领顶劲,气沉丹田”了;尚若是恍惚糊涂起“黏即是走,走即是黏”的法术,怕是真要“率皆为人制”了呢;如若是耍起真正的“舍己从人”的绝招,怕真是要“谬之千里”了呢,这就彻底辜负了“数年”的“纯功”,甚或是数十年的、一辈子的“纯功”。这岂不是招来“少壮努力白发悔”的情势麽?!
相关文章
  • 没有资料
共有: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[如视频无法观看请在此留言告之!]
发表评论
姓 名:
验证码: